2021年,自“两会”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定下基调后,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各种配套的实施细则也在接连发布,资金监管、经营资质、违规虚假宣传等成为监管的几大重点整治方向。一系列的政策变革,引发行业整体性阵痛,也让本年度成为继2018年之后的又一行业监管大年。
本期睿盘点,将梳理总结截至今年6月全国各地针对教育培训行业发布的重要政策,同您一起回顾政策发布脉络线索,共同探索未来变革的方向。
2021年对校外教培行业的监管之风,一是承接了2020年爆发并常态化存在的疫情余绪。起初的整治重点,更多是围绕校外培训机构入校测温、验码登记、佩戴口罩场所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的安全方面的检查督查。二是在教育部全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已隐隐显露出将要对多年积存的教育乱象,进行全面整治的苗头,而此中的重中之重,则落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上。
1月2日,北京市召开了第198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顺义区决定暂停开放全区51个学科类培训机构线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培训机构收费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项要求。
1月12日,唐山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寒假期间严禁开展线下办班补课培训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广大教师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要求,严禁寒假期间开展任何形式的线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整理的“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爆出在线培训机构乱象频发,名单中多家教育机构均被点名,舆情问题主要为课程质量差、擅自修改课程属性、机构暴雷跑路退费难以及教学资质认证等。
1月16日,北京石景山区教委官方微信发布“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单,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接受实时监管。
1月23日,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北京市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机构进行了数次检查。其后,北京全市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
1月28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式启动以来,
在深入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
2月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公布,其中针对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问题,陈宝生表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虽然其中有许多诸如“彻底关停培训机构”的提案,让人啼笑皆非,但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问题已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话题。社会的极大关注度和讨论度,让培训机构的大规模整治持续升温。
3月9日,一份显示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办公室发布的,名为《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引起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们的关注和焦虑情绪。因为按照该《通知》要求,三类培训机构(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将继续停止线下培训,复课时间不定。3月12日,北京市教委发表声明澄清:网传“北京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消息不实,市教委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支持符合办学标准、有益于学生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线下培训。而且在该声明中,教委进一步明确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诸如虚假广告、退费难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管理。
代表们的提议五花八门,如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王欢委员称“校外培训广告满天飞,‘制造焦虑、贩卖焦虑’”;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建议“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线教育鱼龙混杂,很多平台需要自律,不自律就法律;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教育培训广告满天飞,建议培训机构少做广告;全国人大代表牛三平:疫情下在线教育飞速膨胀,建议立法管理;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建议加大对教育培训虚假广告处罚力度;全国人大代表蒋昌忠:减少中小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亟需整治干扰中小学教学的APP……
3月15日,广州市教育局开展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行动,约谈了8家涉嫌违规培训机构,后续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目前已开课的1017所校外培训机构,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与民办学校合作择优选拔新生等做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市场。3月16日,网信办和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了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全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出倡议,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管理。
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针对培训机构线下课恢复问题表示,为保障学员学费资金安全,校外培训机构在申请线下复课时,应提交与银行签订的监管协议,机构需同意接受资金监管,且办学资质、办学标准、师资信息、培训内容等符合要求,两个条件均具备才可以复课。
3月31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通报》,称在近期开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相关区部分恢复线下教学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存在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问题,如夸大宣传、专职教师数量不符合办学标准、教师资质不符合规定等,下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行规范治理。
3月3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
,“鸡娃”、“内卷”、“贩卖焦虑”、“竞争前置”等一批反映社会现象的热词开始流行。国家教育部及各地方政府频繁出台政策并展开行动,校外培训机构整顿成为全国的工作重点。
这一阶段,监管和整改从线岁之前的启蒙教育,许多头部机构被约谈、顶格罚款,涉及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强、影响之大,都是前所罕见的。此时,行业从业者头上仿佛都有一把悬而未决的戒尺,资本市场也如惊弓之鸟般警觉,跟随坊间流传出虚虚实实的政策消息上下波动。开云APP网址
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培训,否则将加入黑名单按规定实行联合惩戒。4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条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4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通知强调,“要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4月底,猿辅导、跟谁学(高途)等在线教育头部企业全面下架针对学前儿童的课程。起因是教育部4月9日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的要求。
5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强调称,让每个学生都具备艺术的特长是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
5月14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一定意义上,该条例重点解决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的分类管理,明确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设立与管理。
5月7日,北京市市委书记蔡奇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到西城区、海淀区调查研究,并分别与中小学校长、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座谈,他强调,“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北京市要带头做好”双减“工作,同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代表来自好未来教育集团、新东方集团、猿辅导、作业帮、网易有道、高途课堂、VIPKID、洋葱学院等。5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5月19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教育培训行业广告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本次教育重地海淀区打头阵,让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投放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广告主身份、广告代言人、广告用语和内容以及广告场所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5月2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涵盖收费时间、收费金额、退费标准和学费资金监管等多个环节。
5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对“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进行了辟谣,但同一天,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预收费机构采用银行存管模式开展资金监管。
4月30日,天津消费者协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了《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团体标准,要求不得针对学龄前儿童开设小学课程预习辅导。
4月初,四川犍为县教育局发布《四川省犍为县教育局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停业整顿的紧急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2021年4月2日至2021年5月2日,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含文化、艺术、体育及其他涉及中小学培训的所有机构)停业整顿一个月。4月初,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下发《工作提示》,称不得在4月3日-5日期间安排义务教育段学科类集体教学和培训。以后,培训机构不得在此类假期期间进行培训。
4月14日,江西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源头严格把关校外培训机构申办,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从4月起,各级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同时加快办学许可审批进度,严禁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
4月11日,根据《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的通知》要求,江苏常州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并联合制定了《常州市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工作方案》。4月21日,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联合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集中整治约谈会,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发展,开云APP网址督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教育培训广告发布标准》,要求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暗示有相关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4月17日,按照当地《关于开展新罗区校外培训、托管机构百日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开展无证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整治行动,区教育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中城街道及派出所等参加此次行动。
4月10日,陕西省蓝田县组织县教育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民政局、住建局、卫健局等县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蓝关街道、三里镇辖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4月14日-15日,陕西省铜川市教育局调研印台区、耀州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4月2日,安徽省蚌埠市经开区教育局对辖区内同文教育、健知教育、超优教育和英佳尚美培训学校进行暗访督查。4月,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管局五里墩市场监管所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检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6家,对检查中发现的1家无营业执照且无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下达书面责改,另要求5家现场未见营业执照的培训机构限期提交相关材料。
当月,山东日照市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检查培训机构59家,收集格式合同261份,排查涉嫌违法格式条款13条,对3家存在问题的机构责令其整改,推行合同示范文本300份,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签约履约行为。
4月初,吉林长春市教育局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工作专班,对当地教培机构进行检查,三名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被处罚降级通报。
4月8日-11日,龙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形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城区174家校外培训机构(其中有办学许可证的20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4天查封全县154家校外培训机构。
4月24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黑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三十条”》,其中包含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变更办学地址;严禁未经备案,擅自开展线;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形式布置作业等。黑龙江省第七批196家校外培训机构上了黑名单。
4月下旬,重庆市教委、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自4月起开展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整治重点从5个方面展开,一是开展违法违规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二是开展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专项整治、三是开展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组织或者参与培训行为专项整治、四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专项整治、五是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
5月初,山西忻州繁峙县和河曲县分别给校外培训机构发布治理通知,明确要求教培机构即日起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5月17日,山西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项举措》,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学时以上的费用,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并将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管理,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5月25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示书》,提出要严禁无证办学、严禁超前超期预收费、严禁超纲超前教学、严格规范师资条件、严禁虚假广告宣传等五项措施。
5月27日,杭州市上城区在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会议上率先推出“十大举措”,开展新一轮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5月28日,银川市教育局发布《银川市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暂行)》,对当地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及收费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并将于6月27日正式实施。
5月28日,桂林市教育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线上自媒体平台宣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将所持有的、用于广告、宣传的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报属地教育局备案;发布内容不得宣传炒作中高考升学率或“状元”;不得宣扬、鼓励中小学违规补课,“刷题”备考,超纲超标教学。6月
6月1日,2020年10颁布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该修订版制定以及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如明确国家监护制度、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等。教育部于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并介绍加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举措。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监管”为主题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局长袁喜禄对校外培训机构不正当行为专项治理进行整体情况介绍时称,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已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检查中发现这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
6月1日,上海市培训协会公布第一批银行定期划扣新型资金监管机制试点名单,规定消费者预付的培训资金由商业银行直接收取、保管。
6月2日,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召开了《长春市教育局深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暨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治理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推进会》,并表示要在6月底前实现全市各地无证培训机构全部清零。
6月4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警示书》,向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作出多方面警示:严禁无证办学、严禁超纲超前教学、严禁虚假广告宣传、严格规范师资、严禁超前超期预收费、确保培训安全等。
6月初,福建省教育厅、市场监管局等12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行动,要求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先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办学许可证,再到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登记,严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加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的查处。
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印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其提出了25条工作要求,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同时,
6月7日至9日,习对青海省实地考察过程中,再次谈到校外培训问题: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不能在学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训了,这样就本末倒置了。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纠正这种现象。
6月13日晚,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将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整治工作,在全市开展“六排查、一公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活动。其中重点排查办学资质和办学行为,包括是否存在全日制培训、是否存在虚假、夸大宣传,是否搞竞赛评比、与中小学招生挂钩,是否布置课后作业;排查安全隐患;排查收费情况;排查从教人员;排查教学计划,包括是否存在超纲超前教学等不良行为。……
首先是,以公立学校为主阵地的教育格局。既有公共教育体系无法有效供给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而“减负”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空窗期”拉长,但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却在不断扩大,于是学科类辅导机构成为一个合理的出口。
往深层次看,根本原因在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文化传统影响,而高考制度的存在,以及中国社会目前因人口红利消失和发展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内卷”,让无所适从的大众不由自主地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漩涡之中。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竞争不断地前置,因之形成的“剧场效应”,让社会整体陷入普遍的焦虑之中。那么,解决问题的改革措施,就是政府多次提及的:
其次是,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或资源不均衡,难以满足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方面,从过往政策释放的信号来看,国家对于艺术类、素质类培训,以及考证、求职、和成人类的职业培训等,是给予支持的。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通过此种手段来避免同质化竞争。目前形势之下,
政策在严控校外培训市场学科类教育内容的同时,鼓励学校承担更多课后素质教育类的职能,这引导着教培方向向素质教育转变。最后,睿艺认为,包括培训机构整治在内的教育改革,是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为解决现存问题、应对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医治旧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阶段性的探索过程,去统筹协调和权衡取舍,实现问题的最优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如今遍地开花的教培机构,注定会在此次行业大监管中,经历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的过程。教育的社会属性和培训机构的商业属性也会在此次变革中趋向再平衡,过度喧嚣的资本在这一阶段的部分退场,也让教育回归其本质,是势所必然的。
未来,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细则还将陆续落地,相比于未知带来的恐慌,大家更期待尘埃落定的那天早些到来。明日的红日破晓天光大亮,才能为所有迷茫和焦灼的前行者指明豁然的方向。同时,监管新常态的出现,对于教培行业从业者而言,显然不能如临大敌般疲于应付招架,而是要抓住机遇趁机蜕变走向成熟。众多的教培机构,需要主动去进行业务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调整,以积极的姿态适应形势拥抱变化,共同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