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党领导改革开放、迎来伟大飞跃的关键所在,是党永葆清醒坚定、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是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经验的深刻把握、对执政考验的高度清醒、开云APP登录对执政使命的强烈担当。
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紧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我们党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卓越的举旗定向能力、无畏的自我革命能力、高超的守正创新能力、杰出的群众组织能力、非凡的改造社会能力、科学的把握未来能力、独特的国际影响能力。新征程上,高标准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必须加强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读书班、“第一议题”、专题党课、专题研讨等具体制度,健全年轻干部、青年党员理论武装制度,完善“原理学理哲理加案例”的培训机制,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防止走过场、学用脱节,推动党员、干部全面深入领悟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
着力完善“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牵引,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执纪等制度,推动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聚焦干部工作五大体系细化制度措施。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推动干部保持以政治能力为前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战略思维和专业思维为媒介、以领导能力和专业精神为支撑的特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让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着力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去磨炼。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
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优化驻村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推动精简优化基层考核,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着力构建融党员发展、教育培训、监督管理、作用发挥于一体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完善人才自主培养和有序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更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政治原则、鲜明导向、根本要求、重点任务,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改革始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改革胜势,为锻造现代新国企、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聚焦铸根魂,引领国有企业夯实“两个基础”,服务“党之大计”。《决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首位,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完善“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加强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跟踪督办、评估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度,完善“第一议题”“首要议题”“培训首课”等制度,建立党员基本培训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培训,让每一名党员干部掌握“看家本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使党的领导与企业组织架构、经营管理、队伍建设、风险防控等贯通衔接,引领企业更好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聚焦强改革,引领国有企业更好履行功能使命,践行“国之大者”。《决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把提升战略功能价值作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工作重点,围绕国之所需深化改革。把好改革方向,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紧扣改革重点,针对影响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发挥的薄弱环节,加强对主责主业管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始创新推进等方面的科学决策。保障任务落实,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根据不同功能定位探索“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集中统一监管制度,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导向、战略要求。
聚焦促发展,引领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干好“企之大事”。习强调:“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发挥党建优势,调动国资国企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融入生产促发展,聚焦重大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实施等,深化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突击队、服务队等载体建设;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开展党建联建共建,以党建引领破解链上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问题;结合应急处突,动员党员在抗击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中当先锋作表率。激发动力强发展,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犒赏“快马”、鞭打“慢牛”,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激发企业家精神;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探索“人才特区”源头政策供给。汇聚合力助发展,健全为基层松绑赋能的体制机制,落实落细党中央关于整治为基层减负相关精神,避免层层加码、无效“内卷”,让广大党员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改革落实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明确要求。落实《决定》部署的改革任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效能,带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齐抓改革、共促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凝心铸魂,汇聚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力量。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切实读懂、学通、吃透全会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纳入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教育培训,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统一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来。适应农民群众特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全会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突出强基固本,筑牢抓改革促发展的坚强堡垒。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保障。《决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政治功能是根本属性,组织功能是基础保障,二者有机统一,确保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一是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完善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年度述职制度,推动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健全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开云APP登录二是进一步抓好带头人队伍。健全带头人选育管用机制,探索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实施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认真抓好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推动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三是进一步派强用好驻村和工作队。认真落实和完善优化选派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和激励保障,推动广大驻村和工作队员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四是进一步推动资源整合下沉。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推动各级整合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乡村集中投放。
融入改革大局,厚植抓改革促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自觉在改革大局中找准切入点、发力点,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决定》对此专门作出部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用好用活“政策红利”,探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经营模式,推广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的做法,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致富产业,健全集体增收与群众致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二是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落实《决定》关于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镇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因地制宜制定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站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为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持续强化对群众服务引领。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做实做细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既为民营经济乘势而上绘好了路线图,也为抓好党建促发展谋定了任务书。新征程上,必须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把握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的坐标方位,努力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领域和人群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引领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引导非公企业增强与党同向同行的政治自觉。《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加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必须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彰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站位自觉。强化“学”的力度,将全会精神纳入党组织培训轮训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书记带头学、全员覆盖学、知行合一学“三学联动”机制。拓展“宣”的广度,组织各级两新工委、行业党委班子和企业党组织书记开展专题宣讲,灵活利用微视频、公众号等打造立体化宣传阵地。加大“释”的深度,发挥非公专委会智库优势,依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等平台开辟解读专栏,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系统研究阐释,把涉及非公领域的改革决策讲清楚、说透彻。
深刻把握固本强基的鲜明导向,进一步筑牢党在非公领域的战斗堡垒。《决定》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加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必须坚持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抓基层夯基础,健全完善“数据比对+动态更新+常态覆盖”机制,点、块、链立体推进“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深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向精细化转变。抓保障提质效,聚焦党建基础要素保障,优化完善党建经费稳定投入机制,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抓标杆强示范,强化龙头带动效应,健全完善重点企业“直管直联”等机制,深入推进党建示范点、示范带、示范群建设,连线扩面带动非公企业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深刻把握赋能发展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拓宽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发挥通道。《决定》强调,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加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必须坚持“党建强、发展强”,健全党组织实质作用发挥机制,将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胜势。在融入融合上发力,积极创设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载体抓手,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做法,助力企业安全生产、优化管理、提高效益。推进产业链党建,以党组织为纽带引导链上企业协同推进项目对接、科技攻关,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在建强队伍上发力,深化“双培养”,健全岗位练兵机制,注意做好在经营管理层、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党员人才立足岗位当先锋、打头阵。在基础保障上发力,指导各地建立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企业结合实际建设务实管用的党组织活动场所,保障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薪酬待遇。
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进一步强化服务社会民生的责任担当。《决定》强调,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做好暖人心的工作。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职工重大利益事项协商机制,打造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把回报社会作为价值追求,致力于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光彩事业发展,争当“富而有责、富而有爱、富而有义”的典范。开云APP登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专门就“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部署改革举措。这些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充分说明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质量,更好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研究质量。《决定》提出的一些改革举措属于“实践续篇”,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等;一些改革举措属于“时代新篇”,如“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加强诬告行为治理”等。贯彻落实这些改革举措,需要党建研究人员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围绕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逐条阐释这些举措背后的理论渊源、形成逻辑、实践基础,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布局、部署中深刻把握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基本规律。
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质量。党史党建学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其成为一级学科,是科学总结我们党百余年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成果。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党史党建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党史党建学必须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要统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作用,积极推进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等建设,引导研究人员发扬改革精神、运用创新办法,加强对党的建设基础理论、基本原理、核心概念的研究概括,为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史党建学贡献力量。
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教育培训质量。《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大党治大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熟练掌握党史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讲好党的“共同语言”、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既是党的建设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基本培训机制的重要目标。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发挥党的建设教育培训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要深化党的建设教育培训改革,精心打造并讲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课程,进一步加大培训“培训者”力度,提高党的建设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更好履行教育培训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