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培训质效
发布时间:2025-02-06 02:29:56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委党校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习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和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专题访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让党校教师与学员实现从讲授课堂的“信息共享”到探究课程的“认知共识”乃至于理论“愉悦共鸣”的飞跃,提升了党校教学魅力与课程信息传播力,进一步推进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土特色的内容挖掘。充分利用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能够引发学员更多的共鸣,让课堂有了自己的灵魂和情感价值。开云APP注册习同志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福建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同志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更好担当作为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到福建考察调研,谋划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要求,为福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开云APP注册党校将这些相关工作的见证者、历史的参与者以及珍贵档案资料,以真人言说的形式“搬进”课堂,更有益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形象呈现。故此,习在闽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探索实践的专题访谈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运用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多个主体班次来闽体验式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一致好评。校(院)主体班次也逐步开始推广应用。

  讲访兼备的方式创新。充分发挥讲授课与访谈课二者的优势,能够极大增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专题访谈课程采用讲授、访问、言说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兼具“严肃”与“活泼”特点的新的课堂样态。一方面,专题访谈课程就是要服务于主体班的理论教学与党性教育,服务于党校课堂理论宣讲目标。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敢于问“真问题”,在对“事件”复盘中,讲事晓理,在对“人物”情感调动中,拉近倾听者的距离。创新理论课堂仍然是讲授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借助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过程中的亲历者的讲述,了解该思想的实践性、理论性与时代性,感受习巨大的人格魅力、崇高的领袖风范。另一方面,讲访结合,即教师与嘉宾之间就一定的主题或者事件进行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对话。嘉宾间所提供的话题信息是为教学服务的“真人版”佐证材料,这种现场感是教师独白式教学所没有的。教师在教学现场应充分利用嘉宾所提供的相关事实信息,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甚至受到心灵的洗涤,借助与嘉宾“一问接一问、一问深一问”的对话过程,把教学话题不断向纵深推进。

  多维一体的教学组织。充分挖掘党校教学部门沟通协调潜能,推动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专题访谈教学涉及校内众多部门以及校外嘉宾的沟通与协调,需要教学部门参与。教学团队对嘉宾的选择与沟通是课堂顺利开展的第一要务。团队根据不同经历、嘉宾的性别、年龄、个性等差异做出合理组合,在“共性”背后挖掘“殊性”使课堂的呈现更为多元而丰富。开云APP注册从教学实施上看,要确保教师、嘉宾与学员之间的“同盟”关系。专题访谈教学不仅需要学员对学校预设话题的感性触摸,更需要理性思维的火花碰撞。党校学员是有思想、有学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鲜活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现场观众,更不是被放置在现场的“道具”。主讲嘉宾与学员之间充分展示出信息双向流动的平等关系,让现场学员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心中装着学员,教师是怀揣着对学员需求的理解与尊重而巧妙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现场学员资源、依据现场学员反馈向嘉宾提问,在与嘉宾沟通中完成理论阐释与传播能力塑造。

  总之,党校专题访谈教学在“破土而出”后,相信经过各级党校同仁努力,一定可以不断推陈出新,给学员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服务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