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苏州学校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秉承“培育新人 育才为国”的教育理念,植根苏州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和大中小学一体化项目示范机制,培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际视野、报国情怀的新时代创新英才,更好地服务苏州教育强市战略,服务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经验、智慧和力量。
苏州市青少年创新学院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以五育并举为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导向,以贯通培养为方式,通过统筹建立市、区、校三级工作机制,加强与科协、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聚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开云APP下载师资培训、资源整合、评价激励、赛事组织等重点环节,打造学生专属教育云、专属知识图谱、专属心理色谱、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科学普及、探究实践、学科融合、学术竞训的科学教育和创新教育,为苏州青少年提供一个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平台。
近年来,苏州与国内知名高校广泛合作建设各类基地班,先后开设中科大少预班、南大匡亚明班、西交大钱学森班、清华丘成桐少年班等,提升了苏州普通高中与国内高校贯通育人的创新实践能力。
江苏省教育厅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厅市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优势力量,通过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苏州教育实现新的跨越。
首批10所在苏高校与10家企业签署协议,共建一流学科。未来围绕苏州“1030”产业体系,校企将共建100个左右一流学科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崇文重教的传统在苏州源远流长并延续至今,去年以来,一批批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兴学育人,捐赠金额达2.15亿元,有力助推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现场还发布了捐资助学、回馈桑梓典型案例,汇聚企业和个人的力量之外,苏州依托成立基金会建立起助学、奖教机制,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全市十大板块教育人才基金会同时发布,至此苏州实现教育人才基金全覆盖,为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赋能助力。
此次全市十大板块同时发布的教育人才基金会包括张家港市暨阳教育发展基金会、常熟市言子教育发展基金会、太仓市娄东教育发展基金会、昆山市传是教育发展基金会、吴江区胜地教育基金会、吴中区叶圣陶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城区春申教育发展基金会、姑苏区一树教育发展基金会、苏州高新区狮山教育人才基金会和苏州慧湖立新教育发展基金会。
教育人才基金主要用于奖教奖学、教育科研、校园建设、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老年教育事业等方面。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也事关苏州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各方力量不断丰富教育资源,把学生培育为人才,让学科融入到产业,让“小家”和“大家”都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获得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