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素以工匠精神闻名于世。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职业技术人员不断继承传统、守正创新,成为日本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柱。而在其背后,离不开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
日本现代职业教育可以追溯至明治维新时期。当时的日本主要依靠模仿西方生产模式推动工业化进程,因而社会方方面面均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设立了大量培训工业、农业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为日本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社会百废待兴,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幅提升。尤其是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确定之后,日本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已有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产业界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于1961年颁布了《高等专门学校设置标准》,决定设立高等专门学校教育体制,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
从1962年起,高等专门学校在全日本各地不断涌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高专成为不少学生的第一选择,竞争十分激烈,入学名额“一席难求”。学界普遍认为,正是这一时期培养出的大批工科专业职业技术人才,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围。当时,日本开始进入产业结构转型期,一批新产业出现,传统产业也普遍升级,这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服务这些行业企业,日本开始扩展职业教育所覆盖的专业领域,并推进高中职业教育与大学对接。
进入21世纪,日本职业教育的重点开始转向新兴领域,并强化国际交流合作。IT工程、能源、护理、防灾减灾均成为日本职业教育的新热点。还有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到日本,专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目前全球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日本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是相对比较成功的,当地职校学生就业“内定率”甚至超过了许多普通大学。大量优秀职校学生甚至在还有一年多才毕业时,就已经被日本大企业看中,提前与其签订了就业协议。
从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匹配度看,由于日本社会对于职业资格认证高度敏感,很多学校都以通过国家级资格考试为“终极目标”,并针对此开设系统性培训课程。以护理专门学校为例,很多学校在完成基本护理技能培训后,会专门拿出整年的时间,帮助学生考取护理专门资格,堪称“职教版”刷题加强班。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抨击,这样的培训方式对学生执业能力的真正提升效果有限,开云APP登录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变得更功利,反倒不利于他们日后更好地服务患者。
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日本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特点,因而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根据当地特色开设职业教育学校,推动专业技能人才“自产自销”。如以化工医药产业见长的富山县,就与当地高专院校合作,开云APP登录开设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包括化学工程、制药技术等,既培养了大量适应本地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又促进了地方化学工业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另有不少专家尤其推崇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日本,许多职校将课堂开设在企业中,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积累经验,通过“干中学,学中干”,促进学生无缝衔接进入职场。如东京一家游戏专门学校长期与索尼、任天堂等大企业合作,不仅允许学生现场观摩,而且还会推荐优秀学员直接到企业实习,将教育与就业紧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