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档案整理”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第三期进入第三天课程。当天的课程以“档案开发利用”与“档案保护与移交”为主题,探讨档案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上午的课程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述了档案在学术研究、历史文化传承和战略规划中的独特价值;下午则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操讲解,让学员掌握了档案保护与移交的关键方法。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在讲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重庆市档案馆,实地感受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并接受了向泽映老师赠送的亲笔签名图书,感慨颇多。
上午的课程由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重庆报业协会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向泽映主讲,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记者经历,从历史研究到未来战略规划,深入剖析了档案开发利用的多元化价值。讲解中提到,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未来发展的指南。
“向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其他老师完全不同。他用故事和情节将档案‘说活了’,仿佛在跟我们聊天。”来自北京的学员李冉回忆道,“虽然没有课间休息,但完全不觉得累。他从国家层面讲到未来发展,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档案行业的美好前景。作为档案整理从业者,我们也深感行业的专业性和前途。”
同样是来自北京的学员包女士补充说:“向老师的课程让档案不再只是静态的记录,而是变得‘活灵活现’。他站位很高,我们虽然没有他的经历,但通过他的讲解也仿佛身临其境。这堂课让我认识到,档案不只是服务于过去,它更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课程结束后,向泽映向学员们赠送了他的著作《千里走乌江——当代乌江流域考察实录》。这本书以新闻报道为主,全方位记录了乌江流域各主要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变革和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学员们纷纷排队索要签名留念,纷纷表示这本书不仅是一份学习资料,更是向老师对档案精神的最佳诠释。
李冉和包女士均来自新华人寿的一家子公司,从事档案整理工作多年。她们表示,过去的工作多依赖总公司的经验指导,缺乏国家层面的系统培训。开云APP网址“之前也在网上查过一些档案整理培训,但大多不够正规,这次能有公司安排正规的培训机会,我感到非常幸运。”包女士说道。
“现在国家重视档案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档案整理是一个真正的专业领域,并且我们是受到国家认可的人才。考试通过后还能领取官方的资格证书,这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更有信心,也知道了怎样在工作中更加合法合规。”李冉补充说,“这次培训不仅改变了我的固有观念,还让我学会了基于国家标准进行工作。”
“才三天时间,我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一大半,连笔芯都用完了。”李冉一边展示自己的笔记,一边笑着说道,“我回去后一定会推荐同事参加这个课程,真的很有用。”
下午的课程则聚焦档案保护与移交。讲师从库房管理、档案修复技术到移交流程,为学员们系统讲解了如何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课程内容非常实用,尤其是移交环节的数字化流程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在档案工作中提升效率,同时避免信息遗漏。”有学员表示。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在讲师带领下参观了重庆市档案馆,了解了馆内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和数字化管理系统。
本次培训,既帮助学员们掌握了档案开发利用与保护移交的技能,还激发了他们对职业前景的期待和信心。档案行业,正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现代技术的融入,朝着专业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无论是上午“档案开发利用”课程中强调的历史与未来的联结,还是下午的“档案保护与移交”中对细节与规范的关注,都让学员们意识到档案工作的深远意义。
未来,档案事业将继续发挥“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独特作用,而像李冉和包女士这样的从业者,也将成为推动档案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