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科技养蚕 共育富民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4-08 04:11:43

  走进德保县燕峒乡星联蚕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小蚕共育中心,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白胖的小蚕在新鲜桑叶间缓缓蠕动,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消毒、投喂、分拣作业。“通过‘小蚕共育’技术,我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小蚕成活率从过去的不足80%提升到95%以上。”公司负责人柏杨介绍。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让传统蚕桑产业焕发新生机,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德保:科技养蚕 共育富民新答卷(图1)

  德保县地处桂西南山区,气候温润,桑树种植历史悠久,但传统分散养殖模式长期存在成活率低、开云APP网址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星联蚕业创新推行的“小蚕共育”技术,通过统一消毒、统一喂养、统一管理的“三统一”模式,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体系。开云APP网址共育中心配备恒温恒湿设备、自动+人工的消毒系统,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将蚕苗养殖划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精准控制温湿度与喂养频次,仅15天即可完成小蚕培育周期。目前,基地年育苗能力达900张,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辐射靖西、天等等周边县市,据统计,年均共育苗7000余张,实现产值约140万元。

德保:科技养蚕 共育富民新答卷(图2)

  “过去蚕农自行育苗风险高、成本大,现在从我们这里购买优质蚕苗,养殖周期缩短7天,每张蚕茧产量还能增加10斤。”柏杨算起经济账时,眼中透着自豪。依托“企业+共育中心+农户”模式,星联蚕业构建起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成熟的小蚕通过技术处理保质保量,24小时内即可送达本地农户及周边天等县、靖西市等有需求客户手中,更借助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至四川、福建等传统蚕桑大省。据统计,开云APP网址企业每年通过快递发出的蚕苗超2000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德保:科技养蚕 共育富民新答卷(图3)

  在共育中心务工的燕峒乡脱贫户黄小燕,边麻利地分拣蚕苗边笑着说:“这里工作环境好,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像她这样的本地务工人员共有11人,其中7人为脱贫户。企业还通过免费技术培训、保底价收购等方式,引导周边30余户村民发展桑园种植,形成“育苗—养蚕—收茧”的良性循环。近年来,燕峒乡桑园面积扩大至800亩,蚕茧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蚕桑产业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绿色银行”。

  如今,德保县正以星联蚕业为示范点,加快构建“标准化共育+智慧化养殖+品牌化营销”的现代蚕业体系。德保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桑蚕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让传承千年的“丝路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彩。(盘京 刘新荣)

德保:科技养蚕 共育富民新答卷(图4)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